10bet体育app_10bet体育-投注*平台

图片

  • 关于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律法规政策清理工作的公告 [ 05-21 ]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律法规政策清理工作的决策部署,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现征集各类法律法规政策不平等对待企业的问题线索。如认为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通过指定邮箱反映问题。  (一)妨碍市场准入和退出。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设置不合理或歧视性的准入和退出条件;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服务;设置没有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依据的审批、事前备案程序等具有行政许可性质的程序、中介服务事项;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设置审批或者具有审批性质的备案程序;违法设置特许经营权或未经公平竞争授予企业特许经营权。  (二)妨碍要素平等获取、自由流动和商品、服务自由流动。对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实行歧视性价格、歧视性补贴政策;限制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进入本地市场或阻碍本地商品运出、服务输出;排斥、限制外地企业参加本地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排斥、限制、强制外地企业在本地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营业场所;对外地企业在本地的投资或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歧视性待遇,侵害其合法权益;违法增设迁移条件,限制企业迁移或退出;对企业在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获取方面实行不合理的限制性规定。  (三)影响生产经营成本。违法违规在财政补贴、要素获取、税收、环保标准、排污权限等方面给予特定企业优惠政策;违法违规安排财政支出与特定企业缴纳的税收或非税收入挂钩;违法违规减免、缓征特定经营者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税金等;违法要求经营者提供或扣留经营者各类保证金;违法违规在获取政府投资资金、贷款等融资方面设置歧视性要求。  (四)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违法强制企业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违法披露或要求企业披露生产经营敏感信息,为其他经营者从事垄断行为提供便利条件;违法超越定价权限进行政府定价;违法干预实行市场调节价商品、服务的价格水平。  (五)行政监管执法。违法对不同企业设置歧视性检查事项、检查频次;违法对不同企业区别设置行政自由裁量权基准,对特定企业作出明显具有歧视性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决定。  问题线索请于2024年9月30日前发送至fgql@chinalaw.gov.cn ,邮件须明确存在问题的法律法规政策名称、文号(如有)、发布时间以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具体内容及相关说明。
  • 关于天津市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4-2027)候选人的公示 [ 05-20 ]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4-2027)的通知》(教师厅函〔2024〕8号)文件要求,结合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4-2027)(以下简称“双名计划”)培养对象条件,通过专家评审等遴选程序,确定我市“双名计划”名校长和名师候选人。现将候选人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自2024年5月20日(周一)至2024年5月24(周五)。如有异议,请以书面署名方式向市教育两委教师工作处反映。联系人:张作怀;联系电话:83215102。联系地址: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北道50号2号楼2410室(邮编300074)。附件:天津市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4-2027)候选人名单?????????????????????????????????????????????????2024年5月20日附件天津市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4-2027)候选人名单序号候选人类别姓名单位1名校长韩洪涛 河西区平山道小学 2名校长姜志惠 河北区五十七中学 3名校长付玉英东丽区海颂幼儿园 4名师陶??湘 河西区上海道小学5名师姚卫盛南开中学 6名师邢志辉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 关于首批天津市普通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评审结果的公示 [ 05-20 ]
    ?按照《市教委关于做好首批普通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市教委组织开展了首批普通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评审工作。经专业负责人申请、学校审核、专家评审,最终拟认定南开大学环境工程等31个专业为首批天津市普通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拟认定天津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31个专业为首批天津市普通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培育点。现将名单予以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时间为2024年5月20日至2024年5月24日(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对名单有异议的单位或个人请以书面形式向市教委高教处提出。单位提出异议的须写明联系人姓名、联系方式,并加盖公章;个人提出异议的须写明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并附本人的签名。公示监督电话:022-63081579,邮箱:gdjyc@tj.gov.cn。地址: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北道50号附件:1.首批天津市普通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公示名单??????2.首批天津市普通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培育点公示名单2024年5月20日附件1首批天津市普通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公示名单序号学校专业名称负责人1南开大学环境工程史国良2南开大学软件工程张玉志3天津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焦魁4天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李玲霞5天津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孙涛6天津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赵毅强7天津大学物流工程刘伟华8天津大学软件工程李克秋9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王敏10天津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唐娜11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汪建明12天津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张贤坤13天津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姜勇14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刘雍15中国民航大学飞行技术专业杨虎16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徐建新17天津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秦松岩18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赵岳19天津医科大学药学董林毅20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邱峰21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郭义22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李正23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庞晓丽24天津商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刘圣春25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汪江华26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张玉波27河北工业大学车辆工程胡宁28河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张东升29河北工业大学通信工程郭志涛30河北工业大学自动化陈海永31河北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郑士建附件2首批天津市普通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培育点公示名单序号学校专业名称负责人1天津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华欣2天津科技大学包装工程宋海燕3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王金海4天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工程赵义平5天津工业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张海明6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曲春刚7天津理工大学机器人工程李彬8天津理工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李明吉9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赞10天津理工大学产品设计钟蕾11天津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向春阳12天津农学院水产养殖学王庆奎13天津农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张爱琳14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尹海芳15天津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汤乃军16天津师范大学软件工程赵子平17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车辆工程赵海军18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曲周德19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网络工程张建勋20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智能制造工程赵巍21天津外国语大学数字媒体技术王济军22天津商业大学工商管理王庆23天津商业大学财务管理白默24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李向前25天津财经大学税收学陈旭东26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刘保华27天津城建大学工程管理刘戈28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自动化赵相宾29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软件工程杨清永30天津仁爱学院人工智能董峰31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李永建?
  • 关于2024年天津市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研究计划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 05-17 ]
    根据《市教委关于开展2024年天津市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研究计划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津教继教函〔2024〕17号),我委启动了2024年天津市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研究计划项目(以下简称继教教改项目)立项评审工作。经专家组评审,拟确定84项2024年继教教改项目。现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24年5月17日起至2024年5月23日。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项目持有异议,均可于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包括必要的证明材料)向我委提出,并写明联系人姓名、电话。我们将对提出异议的单位与个人信息予以保密,并认真组织调查、核实和处理。联系人:陈延德;联系电话:83215267;地址: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北道50号。附件:2024年天津市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研究计划项目2024年5月17日
  • 关于天津市普通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5个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 [ 05-14 ]
    根据市教委《关于开展2023年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2023年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材认定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首批天津市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本科)评选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2023年天津市高校市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认定工作的通知》《关于实施首批天津市级普通高校精品教材建设项目的通知》,经各学校申报,专家线上评阅、分组讨论、集中审议,拟认定102门课程为天津市级普通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拟认定51种教材为天津市级普通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材,拟认定41个案例为天津市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本科),拟认定25个基层教学组织为天津市高校市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拟认定57种教材作为首批天津市级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建设项目予以立项。现对评价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4年5月14日至2024年5月20日(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存有异议,请与市教委高等教育处联系。异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应当包括与异议内容直接相关的证明材料。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姓名、通讯地址和电话;个人提出的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的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和电话。我们将对提出异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保密。匿名异议不予受理。联系人:孙亮,联系电话:63081579通信地址: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北道50号,市教委高等教育处,邮编:300074
  • 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对滨海新区等4个区开展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级督导评估的公告 [ 04-15 ]
    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督〔2020〕1号)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方案(2020—2025年)》的通知(津教督〔2020〕1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对滨海新区、宝坻区、宁河区、蓟州区等4个区开展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级督导评估。公告如下:??? 一、时间??? 2024年4月22日至30日。??? 二、监督举报方式??? 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监督举报电话:022—83215153。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24年4月15日
  • 2024年全国保密宣传教育月活动 [ 04-11 ]
    ??
  • 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对河东区等8个区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级督导评估的公告 [ 03-01 ]
    ????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督〔2017〕6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对河东区、河西区、河北区、红桥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等8个区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级督导评估。公告如下:一、时间2024年3月8日至15日。二、监督举报方式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监督举报电话:022—83215153。??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2024年3月1日
  • 关于天津市教育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的公示 [ 02-29 ]
    ?为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按照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部门有关要求,现将我市教育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进行公示。具体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详见附件。天津市价格举报电话:12345、12315市教委收费监督电话:63081402、63081403附件:天津市教育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2024年2月28日?
  • 我市取消和调整部分中考政策照顾项目 [ 05-21 ]
    5月20日,《市教委市民族宗教委关于印发天津市关于进一步规范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政策照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公布,明确自2027年中考起,我市取消市、区级优秀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政策照顾并调整少数民族考生政策照顾范围。根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教育部和我市相关文件要求,参考相关省市做法,结合我市实际,经多方调研、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组织座谈和专家论证,市教委和市民族宗教委制定《通知》。《通知》所列中考政策照顾项目,与我市原有政策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一是自2027年中考起,取消市级优秀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加5分政策照顾,取消区级优秀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同等条件优先录取政策照顾;二是自2027年中考起,将少数民族考生中考政策照顾调整为“在初级中等教育阶段,从‘四区’(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包括自治州(盟)、自治县(旗)等,转入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升学时加5分录取”。为确保新旧政策有序衔接平稳过渡,本次公布的进一步规范中考政策照顾实施方案,自2027年中考起正式实施,2024年、2025年、2026年中考,原政策照顾不变。?
  • 京津冀校外教育联盟成立 [ 05-21 ]
    近日,京津冀校外教育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京举行,北京市校外教育研究室、天津市少年儿童校外教育研究会、河北省青少年校外教育研究会共同签署《京津冀校外教育合作协议》,京津冀校外教育联盟正式成立。仪式上,发布了京津冀校外教育联盟建设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明确了三地校外教育未来合作方向,提出“举办京津冀校外教育发展论坛”“开展加强京津冀校外教师队伍建设活动”“联合打造京津冀校外思政教育阵地”“组织京津冀校外教育优质项目展示交流”“举行京津冀少年儿童风采展示活动”“发布京津冀青少年品牌研学资源”等六项合作内容,旨在依托三地特有教育资源,提升三地校外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三地校外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
  • 2024年京津冀少年儿童智能博览会在津举办 [ 05-21 ]
    2024年京津冀少年儿童智能博览会日前在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举办。来自京津冀三地的参展单位通过趣味体验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为广大少年儿童开启一场科普之旅。开幕式上,身着56个民族特色服装的机器人“翩翩起舞”。活动中,少年儿童现场观摩中国空间站“天宫”模型,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模型,近距离走近“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各高校展位展示了搭载长征八号飞天的“元光号”卫星模型、北京冬奥会水下点火机器人等最新科研创新成果;中小学生带着挑瓜神器、智能升降台盆、智能?鱼等曾在国际大赛中获奖的科创作品亮相。此外,跳舞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机、智能平衡车等各式各样的智能设备展示和表演,机器人编程、科技模型、科学实验等丰富的体验活动,充分展示了科技创造的魅力,让少年儿童收获满满。?
  • 天津大学将专业学习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 05-21 ]
    天津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工作,让学生在出力流汗中涵养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学校2024年的劳动周、劳动教育月活动注重将专业学习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传统知识焕发生机活力。依托劳动周、劳动教育月、劳动教育赋能助力计划等品牌活动,学校持续打造了34门劳动教育第一课堂通识选修课和26门课外课程,建立了31个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农作物和中草药种植体验、果实采摘等特色劳动活动,通过制度赋能、课程赋能、实践赋能、文化赋能,广泛搭建“劳动+生活”“劳动+专业”“劳动+公益”的实践活动平台。建筑学院成立的“来Do工作室”由学院教师进行专业指导,依托“装置艺术与环境设施”课,对校园的路面、图书馆、湖面、角落等进行“微改造”,形成了火爆全网的“天大幸运鹅”等微景观劳动作品。“我们依托学校搭建的劳动实践平台,成立了‘来Do工作室’,用项目式、专业化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实践转化中深化专业认知,提升动手能力。”“来Do工作室”指导教师说。药学院教授作为劳动教育指导教师和“中草药种植与文化创新实践”课程主讲教师,带领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学校定点帮扶的宕昌县中草药产业发展,实现了专业知识从“象牙塔”到“黄土地”的转化。2020年起,每年组织师生到宕昌县调研分析当地土壤和药材质量,同时以当地量大质优的黄芪、当归和花椒等为主要成分,开发中草药足浴包产品,助力药农增收致富。医学院在劳动教育中特别注重对学生救死扶伤的情感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锻炼。未来,医学院将在劳动教育中加强专业课堂和课外实践的贯通融合,通过抓好医学专业实践和特色志愿服务,促进劳动教育见行见效。天津大学相关负责人说:“劳动教育始终是天津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构建具有天大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教育引导学生夯实日常生活劳动基础,加强专业劳动实践,丰富服务性劳动经历,让学生们在劳动中淬炼本领、锻造担当,涵养‘小我’融入‘大我’的家国情怀,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接续奋斗。”
  •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一人一策”助力残疾毕业生就业 [ 05-21 ]
    为帮助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在就业工作中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帮扶,尽全力帮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实现就业目标。学校围绕低收入家庭、零就业家庭、孤儿、残疾等特殊困难群体开展摸排调研,建立特殊困难群体台账,通过班主任、专业教师、就业辅导员、学校领导的联合帮助以及实习、见习、社会实践等环节,增强该群体就业本领。“经过摸排,我们建立特殊困难群体学生台账1200余份,按照‘一人一策’,多维度着手,为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制订适合的求职、就业规划方案。同时,我们以‘心理健康月’活动为依托,从心理层面为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开展就业辅导,通过就业帮扶主题讲座、咨询辅导、素质拓展等形式,及时解决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困扰,缓解就业焦虑情绪,给他们吃上‘定心丸’。”学院相关负责人说。学院坚决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将就业工作纳入全员绩效考核,成立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每周听取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层层推进工作落实,形成“校党委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部门包联、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为创建人人都承担毕业生就业责任的良好氛围,学校党委建立了就业包联机制,将所包联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各部门年度工作要点,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群策群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 我市教育系统多措并举助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 [ 05-20 ]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十年间,我市教育系统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的使命召唤,主动担当、齐心协力,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添砖加瓦,谱写了三地教育协同发展的新篇章。职教大力引领,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天津职业院校发挥国家现代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引领作用,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与河北省雄安新区、石家庄市、邯郸市等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组建京津冀“双高计划”建设联盟和津雄职教发展联盟,组织包括天津职业大学在内的8所中高职院校“多轮次、宽领域、深层次”对口帮扶雄安、承德、威县、青龙等地职业学校。2018年12月,“天津职业大学威县分校”在威县挂牌成立,以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试点,为威县培养本土化、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技能人才。2017年10月,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与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签订协议,合作建立天津交通职业学院青龙分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2023年11月,学院与京东集团、天津大学共同牵头组建全国智能供应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诚邀青龙职教中心加入,作为共同体理事单位,共同就数字零售、智能物流等供应链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研究。我市不断完善协同协作机制,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平台。2016年,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京津冀地区其他8所院校成立“京津冀口腔职业教育合作共同体”,共同整合区域内各校优势资源及行业专家资源,实现口腔医学及相关专业共享、共建、创新、发展。聘请三地专家开展信息化、国际化、岗位新进展等一系列培训,累计400余人次参训。我市共有17所职业院校为京冀和雄安新区企业开展员工技能培训2.17万人次。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的全国新能源等三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涵盖了京津冀20余所院校、50余家企业、20余个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所,构建“五业联动”机制,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普职融通新举措、科教融汇新赛道。学院主动对标京津冀经济发展需求,重点服务中小微企业产品升级和技术研发。服务京津冀地区企业百余家,为企业实现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1.2亿元,校企联合获得专利授权132项,进一步发挥了学院在京津冀职业教育领域的辐射示范作用。我市14所高职院校与北京市136家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技能培训、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合作,累计培养、培训10.5万余人次。我市10所中高职院校与北京市22所中高职院校成立16个职教发展联盟,围绕先进制造业、轨道交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展产教融合、实习实训、技术研发转化等务实合作。2023年底,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与北京金融街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幼儿教育产教融合实训与服务基地挂牌成立了“城职慧爱产业学院”“京津冀托幼一体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特色学徒制教育研究中心”,持续深化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合作。学院还分别牵头成立了京津冀托幼一体化、养老两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现京津冀职业院校、养老托幼企业在人才、智力、技术、设备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生活服务业的产教融合。高校积极作为,成为“智囊团”和“人才库”作为科研高地、人才高地,十年来,我市高校在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充分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积极作为。在支持雄安新区教育发展方面,除了派出多批大学生支教团,天津师范大学在承德市、围场县针对性开展师资培养培训,确保两地教师队伍建设“精准、可持续、有成效”,推动发布京津冀三地首个基本民生保障领域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救助保护和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心理评估规范》。联合申请的“河北省地质资源勘探开发与生态保护重点实验室”,获批省部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建设。联合三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创办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研究院,成为区域绿色发展的重要智囊和决策智库,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中扮演重要参与者、创新引领者、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支持者等多重角色。为进一步扩充各高校应急救护师资队伍,提升我市急救教育试点高校应急救护师资授课水平,天津市2024年“红十字·校园守护”民心工程高校系统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班日前在天津医科大学举行,来自10所高校的百余名教师参加。本次活动由市红十字会主办,培训常见急症的判断、心理救援及现场救护、意外伤害、突发事件中的避险与救护、心肺复苏技能、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使用方法、创伤救护等内容,通过试讲与考核的学员,取得应急救护师资证。作为区域一流高校、标杆高校,南开大学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综合优势,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开展一系列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努力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智囊团”和“人才库”,培育一批原创性、标志性学术成果。天津大学有效推动与北京市、河北省的紧密合作,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形成大学与城市相互滋养、相互赋能、相辅相成的良性发展格局。十年来,学校分别与河北省多地签订市校合作协议,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搭建创新平台,与河北省在先进材料、能源化工、智能电网、城乡规划等领域,完成多个百万级以上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合作经费逾亿元。天津医科大学与天津中医药大学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特色,展现我市医学院校作为。除校际合作之外,天津医科大学在助力国家区域医疗发展、探索京津冀医疗一体化协同发展整体布局等方面也卓有成效,如聚焦“全国领先、天津领跑”的发展定位,于2023年7月获批承建“中毒类国家医疗应急队伍”,同步推进京津冀中毒救治联盟建设,联合三地优势资源,建立急性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京畿保卫线。大学医院以医联体、远程联合门诊等形式,积极开展京津冀医疗联动,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天津中医药大学在推进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生动实践中写下浓重一笔。依托附属医院,守护京津冀人民健康,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与雄安安新县中医院签署对口帮扶协议,派出10批次支援队员。覆盖针灸、推拿、肿瘤、儿科等多个学科,通过临床诊疗、人员培训、开展新项目、引进新技术等方式,夯实医院管理及服务水平。基础教育全情投入,为协同发展提供新动力“通武廊”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区域。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通武廊”三地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响应,率先发力,2017年2月,签订《“通武廊”教育协同发展合作协议》,组建10个基础教育共同体、1个职业学校联盟、1个特殊教育联盟和1个幼教联盟;2023年8月,签署新一轮《“通武廊”三区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10个基础教育共同体增至12个,3个联盟校由原来16所学校扩容至27所。十年来,三地教育部门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共促发展”的宗旨,共创资源融合,共建文化精品,共育各类人才,优势互补,协同奋进,取得丰硕成果。截至目前,三地联合开展互访、交流研讨、学生交流等活动360余次,参与教师6500余人,参与学生2.6万余人。武清区教育局、武清区教师发展中心近日联合组织武清区部分中小学校参加北京市通州区科技嘉年华活动暨京津冀中小学生科技教育成果交流活动。这场科技活动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平台,开阔了视野,更促进了京津冀地区科技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河西区积极推进与河北省基础教育互助共享,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积极与河北省学校对接合作。先后与沧州市教育局、衡水市深州市教育局、承德市双桥区教育局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在教育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沧州市、深州市教育局先后派出百余名骨干教师,到河西区30余所学校进行跟岗学习;天津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分别与深州市北街小学、西街小学结为友好学校。天津市第四中学与雄安中学开展“手拉手”共建活动,推进两校一体化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与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签署《县中帮扶协议》,并开展“组团式”帮扶,加大对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帮扶力度;纯真小学与雄安新区雄县第一小学结为姊妹校。西青区教师发展中心与河北省平泉市教师发展中心携手成立“青泉联盟”,并与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签订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三方紧密合作,共同推进数字化教育的深入发展,打造了一张覆盖京津冀三地的数字化教育网。来自河北省霸州市第十四中学、第八中学与静海区的干部教师40余人日前在静海区台头镇中学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两地三校同课异构展示活动,全面推进静、霸两地教育交流合作。课堂上,学科教师们结合学科特点,借鉴“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新模式”教学成果的经验与做法,依标扣本,大胆拓展教学思路,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切入点和侧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并通过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激发学生思维,开展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在同中求异,在异中存同,展现共同体成员校不同的教学思路和风采。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大变革,天津教育人的行动坚定有力,让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蓝图一步步成为现实。
  • “天开杯”全国大学生智能科技创新创业挑战赛创业实践主赛道争霸赛举办 [ 05-20 ]
    5月18日下午,“天开杯”创聚津门全国大学生智能科技创新创业挑战赛创业实践主赛道争霸赛在天开高教科创园举办。市委副书记、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陈辐宽致辞并为获奖项目颁奖,副市长张玲、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为“京津冀校友创业联盟”揭牌。有关区、部门和高校负责同志及高校师生代表300余人参加。陈辐宽在致辞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专家评委和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向晋级争霸赛的参赛团队表示热烈祝贺。他强调,天津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创业者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实现梦想搭建广阔发展平台、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希望通过本次大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天津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赛前,陈辐宽来到天开广场,实地察看大赛项目展示暨第七届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与成果展洽交流会有关情况。争霸赛上,通过参赛项目路演和评委问答等环节,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和大众评委“最佳创业奖”。现场还举行了参赛项目落户天开园签约仪式。
  • 市教委积极支持天开高教科创园科技成果转化 [ 05-20 ]
    5月18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进一步支持天开高教科创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相关情况。发布会上,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开高教科创园开园以来,吸引北京方向的成果接近50项,承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海河实验室转化成果69项,涌现出一批重量级的创新成果。天开园开园以来,我市大学生创业意愿明显上涨,目前,仅天开广场内的师生及校友企业就达到366家。在政策升级版中,根据园区企业实际,围绕师生创新创业的需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升级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了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支持在津的高校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等方式在天开园转化,对科研人员的(收益)分配比例由原来的70%提高到了75%以上,鼓励高校将更多的成果在天开园落地转化。二是拓宽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支持高校根据成果转化的需要,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国有股权,转由所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学科技园运营公司,或者是新型研发机构,可以是技术转移中心,也可以是资产管理公司等主体持有。进一步为高校放权赋能,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助力高校成果转移转化,减少行政管理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阻碍和制约。三是推动高校院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支持高校院所、海河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一系列的高水平创新平台,通过招募社会化的团队或者是自主运营的方式,将科学仪器和实验设施,面向园区企业开放服务,允许将不超过50%的收益奖励给运营团队,通过对服务园区企业的运营团队给予一定的奖励补贴。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将大型仪器设备向园区企业开放共享的支持力度,具体标准可以由相关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 教育部部署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 [ 05-21 ]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抢抓就业工作冲刺关键期,教育部部署各地各高校于5月至8月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百日冲刺”行动以“千方百计拓岗位 ?提速增效促就业”为主题,通过开展“就业促进周”等六大行动,精准拓展就业岗位,持续优化指导服务,引导帮助有就业意愿但尚未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积极求职,全力促进2024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是开展“就业促进周”聚力行动。各地各高校集中组织大规模校园招聘、政策宣传、访企拓岗、供需对接、重点帮扶、征兵动员、成果宣介等主题活动,加快推动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程。二是开展“访企拓岗”提质行动。持续深入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有针对性地拓展市场性就业岗位。高校领导班子立足毕业生求职需求,组织形式多样的校企供需对接活动,想方设法为毕业生开拓就业新空间。二级院系领导班子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足质足量开拓专业相关性强、人岗匹配度高的就业岗位。各地结合高校学科专业布局和企业用人需求,按区域、按行业组团访企拓岗。加强新开拓岗位的归集整理和精准推送,按生、按岗建立信息库,持续跟踪调查招聘达成度,提升岗位利用率。三是开展校园招聘增效行动。依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集中开展“24365校园招聘服务”系列专场招聘,持续加强就业岗位的互联共享和精准推送,举办“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招聘活动。各地举办区域性、行业性、联盟性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各高校持续开展“万企进校园”活动,加大对中小企业进校招聘的开放力度,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直播带岗、网上宣讲、远程面试及就业信息个性化订阅等服务,提升校园招聘实效。四是开展公共部门招录加速行动。各地加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和国有企业岗位招录(聘)进程,各高校抓紧推进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等升学考试。组织实施第五季“国聘行动”,加大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力度。集中宣传“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积极开拓基层就业岗位,健全支持激励体系。加大征兵宣传和军队文职人员政策宣介,健全支持激励体系,配合做好兵员征集工作。五是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优化行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播出系列“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各地各高校组织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形势政策讲座、党团组织活动、带生访企等形式,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畅通毕业生沟通反馈渠道,密切关注毕业生就业进展和求职诉求。加强就业安全教育,帮助毕业生防范“黑中介”“招聘付费”等就业陷阱,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打击招聘欺诈、恶意解约、“培训贷”等违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毕业生权益。????六是开展重点群体帮扶护航行动。各地各高校持续完善就业帮扶工作机制,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毕业生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做好精准有效帮扶,动态跟踪求职进展。特别关注有就业意愿但尚未落实就业去向的重点群体毕业生,“一对一”精准推送3个以上岗位。认真组织实施宏志助航计划,优先保证2024届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应培尽培”,切实提高参训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 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上新 [ 05-20 ]
    近日,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网站和移动端App同步上线一批多类型多模态的语言文化数字资源,升级优化功能服务。平台现有资源超3000条。上新资源分别列入数字博物馆7个主体版块。语言国情版块上线“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规章文件数据库”,集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400余部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文件。经典传承版块上线“中华经典资源库”第七期,作为收官之作,聚焦红色革命经典作品,通过诵读、讲解、书写形式深入阐发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国家通用手语”资源,由中国残联制作,包括国歌、共青团团歌、少先队队歌等视频;“汉语方言学大词典”数据库,数字化呈现我国历史上首部全面反映汉语方言和方言学面貌的百科型辞书。语博书屋版块新增《中华经典诗词分级诵读本(1—9级)》《中国名诗三百首》等语言文化类数字图书。语言智能版块上线“汉字时光机”,用户可拍照识别甲骨文、金文、篆书等八种字体,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和古今演变。主题展览版块上线“传承与创造——2023海峡两岸与港澳大学生汉字创意设计展”和“字道——汉字设计的现代之路艺术展”数字展览。此外,数字博物馆还上线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语言文化科普文章等语言文化类新资源,新增了无障碍辅助及资源栏目列表展示等服务功能,满足用户个性、多元学习需求。
  • 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 05-17 ]
    2023年,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突破。教育部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一组组数据背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义务教育扩优提质进一步推进“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期盼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马嘉宾表示。义务教育扩优提质进一步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国新增义务教育优质学校1736所,新增优质学位199.9万个。全国共有1.6万个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和1.5万个城乡学校共同体。教育公平进一步保障。教育部通过新建、改扩建新增公办学位489.2万个,有力保障了1878万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含政府购买学位)的比例超过95%。高等教育结构持续优化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表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60%是服务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在规模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内部人才培养层次和结构更为重要。202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74所,比上年增加61所。2023年我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比上年增加108.11万人,增长2.32%。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在学研究生388.29万人,比上年增长6.28%。其中,在学博士生61.25万人,比上年增长10.14%。郭鹏介绍,近年来,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规模和占比不断提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水平人才支撑。要稳步扩大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优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结构,引导高校优化学科结构,加快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高东锋介绍,近几年,教育部依托77所大学的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强化有组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持46所高校举办112期国际暑期学校,1341名国内外学者开设1141门课程、3.1万名国内外学生交流研讨,在计算机科学、数学、基础医学、经济学等9个领域实施“101计划”,建设核心课程、教材、师资团队和实践项目。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推进2023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345所,比上年增加31所。共招收各种形式的特殊教育学生15.5万人,比上年增加8720人。共有特殊教育在校生91.2万人,其中,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在校生34.12万人,占比37.42%;在其他学校就读在校生57.08万人,占比62.58%。2023年民办教育发展进一步规范,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6.72万所,占全国学校总数的比例为33.54%;在校生4939.53万人,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16.96%。“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责任。”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英利介绍,2023年,高职专科学校在学校数量、招生规模等方面较上年都有所增长。????目前,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设置1394个专业,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为服务数字人才培养,2023年全国6000多所职业学校开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会计、酒店管理等363个传统专业系统化升级,增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314个数字经济领域新专业……一系列举措为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 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学前教育改革进展成效 [ 05-17 ]
    5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学前教育改革的进展成效。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学前教育实现基本普及。截至2023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达到27.4万所,比2013年增加7.6万所,增长了38.2%。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持续快速提高。2023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1%,比2013年提高了23.6个百分点。区域差距不断缩小。从2013年到2023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增长幅度超过20个百分点的17个省份都在中西部,四川凉山州雷波县入园率达到90%以上,青海果洛州达日县、玛多县入园率均达到80%以上,“三区三州”等脱贫攻坚地区、民族地区幼儿均和其他地区孩子一样享有平等的入园机会。覆盖城乡,普惠水平提高。2023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达到23.6万所,占幼儿园总数的86.2%。其中公办园12.5万所,比2013年增长了91.9%,充分发挥了公办园保基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抑收费的重要作用。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0.8%,比2016年提高23.5个百分点,绝大多数幼儿都能在收费合理的普惠性幼儿园就读。加大保障,财政投入持续加大。2011—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累计投入2210亿元,带动各地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投入保障机制。2022年全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达到2982.2亿元,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到6.2%,是2013年的1.8倍。成本分担机制基本建立。会同财政部出台了国家层面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各地普遍出台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并结合财政补助和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动态调整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确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最高收费限价,通过政府分担办园成本,切实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资助制度不断完善。中央财政设立资助奖补资金,引导各地从无到有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2013—2022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825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6551万人次。科学保教,教师队伍配备水平不断提高。幼儿园生师比从2013年的23.4∶1降低到2023年的13.3∶1,专科以上园长和专任教师占比达到93.1%,比2013年提高23.7个百分点。连续10年实施“幼师国培计划”,开展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全员培训。此外,教育部全面实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和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压实县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和幼儿园规范办学责任,截至2023年,153个县顺利通过国家层面督导评估验收,全国所有幼儿园完成一轮评估。据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显示,学前教育法列入6月份继续审议的法律案。目前,学前教育法(草案)已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通过。草案聚焦破除阻碍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凝练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从明确学前教育定位、健全规划举办机制、规范学前教育实施、完善投入机制、健全监管体制等6个方面作出全面规定,保障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
  • 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组委会会议召开 [ 05-17 ]
    5月16日,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组委会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展演筹备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审议全国现场展演开、闭幕式等相关方案。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组委会副主任王嘉毅,湖北省政府副省长盛阅春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是教育系统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艺术实践活动,承载着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使命。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充分认识办好本届展演的重大意义,把展演活动办成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平台、展示立德树人成果的靓丽舞台、推进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重要高台。会议要求,要精心谋划开、闭幕式,紧扣展演主题,突出时代特色,做到简约、精彩。要加强统筹协调,科学有序制定展演日程,合理安排社会实践活动。要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把安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要持续强化宣传引导,生动展现大学生青春向上、充满活力的良好精神风貌。会议强调,执委会和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聚焦重点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强大合力,打好筹办攻坚战,以严细精实的作风保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组委会全体成员和来自教育部、湖北省、襄阳市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 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名单公布 [ 05-16 ]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其中,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等9个省(直辖市)的56个县(市、区)被评定为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此前,教育部印发通知,经组织开展质量监测、社会认可度调查、指标审核和实地核查等国家督导评估认定程序,决定认定56个县(市、区)为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通知提出,希望各地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已通过认定的县(市、区)要再接再厉,进一步巩固成果,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 新一期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启动 [ 05-15 ]
    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着力建设高质量教师校长队伍,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实施新一期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4-2027),在2022年“双名计划”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名师名校长培养,培养造就更多具有鲜明教育理念和成熟教学模式、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家型教师校长,培养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新时代“大先生”。“双名计划”培养对象为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教师和党组织书记、校园长,以及教师发展机构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并指导一线实践的教研员。今年计划依托培养基地,对入选的300名左右优秀中小学教师校长进行为期三年的集中培养。同时新增一批高水平综合大学作为“双名计划”名师名校长培养基地,承担培养任务,累计培养基地已达32家。新一期“双名计划”将积极推进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探索名师名校长培养和引领带动机制,推动名师名校长与区域内骨干教师校长团队合作、共同发展,带动区域内教师校长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将承担教育帮扶任务作为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立实践点,通过驻校支教、线上联合教研、课题共研等方式,建立精准帮扶机制。将数字化融入名师名校长培养的全过程,加强名师名校长的数字化素养和能力培养,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名师名校长建立线上工作室,吸纳全国教师参加,开展远程备课、线上教研,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 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举行 [ 05-15 ]
    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5月14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并讲话。丁薛祥指出,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确保青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丁薛祥强调,要持续挖潜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稳住存量岗位,扩大增量规模,帮助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更大力度开拓市场化岗位,用足用好稳岗促就业政策,结合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扩内需举措开发更多岗位。稳定并加快政策性岗位招录,规模上能扩尽扩,时间上能早尽早,更好发挥政策性岗位吸纳作用。组织实施好基层服务项目,开发更多乡村振兴、社会工作、为老服务、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基层就业岗位,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丁薛祥指出,要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指导帮扶工作。持续开展就业观念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健全就业实习和见习制度,帮助创业学生解决好缺资金、缺场地、缺经验等问题。兜牢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困难毕业生群体就业底线。依法依规严厉打击涉就业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优化培养供给体系,推动人才供需有效适配。丁薛祥要求,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加大政策支持,狠抓督促检查,做好宣传引导,确保完成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任务。????国务委员谌贻琴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军委机关有关部门,部委直属在京高校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同志及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加会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农业大学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高校毕业生代表在会上发言。
  • 红桥区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 [ 05-21 ]
    近日,红桥区教育系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同铸团结之花,共建美丽红桥”为主题,开展第31届民族团结月活动。全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主题活动),引领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各民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形成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过程;开展“党旗在我心中,国旗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党旗国旗,增强爱党爱国意识;组织师生用画笔描绘心中的民族团结,营造民族和睦的文化氛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班级歌咏、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学唱一首民族团结歌曲”活动。各学校还与所在街道社区联合开展志愿服务、走访慰问、文艺活动、法治宣传、社区教育等多种活动,推进学校、社区“结对共建、双向服务”。
  • 宝坻区举行中小学演讲比赛 [ 05-20 ]
    日前,宝坻区教育局举办“阅享津韵文化 ?青春筑梦笃行”2024年中小学演讲比赛。全区各中小学校在学生中广泛宣传、精心组织,依照活动主题、演讲内容,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热情,激励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切实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通过学校开展活动、评比推荐,共有26个中学组优秀作品和20个小学组优秀作品参加区级评比。区教育局组织专家评委通过严格评审,每个组别各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
  • 武清区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活动 [ 05-17 ]
    在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武清区教育局协同区应急局、区城管委、区市场局、区融媒体中心、区消防救援支队,开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防灾减灾主题活动。此次活动以防灾减灾日活动为契机,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针对地震、火灾、煤气、电梯、交通、防溺水、食品、防欺凌等内容,以主题班会、知识竞赛、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动漫画、现场演练等为载体,多种方式相结合,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活动之后,各学校将继续紧抓安全教育实效,长效发力,将防灾减灾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形成长效机制,不断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共筑平安、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
  • 滨海新区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 [ 05-16 ]
    日前,滨海新区开展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启动仪式暨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滨海新区教体部门就做好教体领域防灾减灾工作发出倡议,要求各学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充分利用课堂、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引导师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突发灾害应对能力,引导师生熟悉各类灾害预警信号、应急避险技能和逃生疏散路径;完善防灾减灾设施,提高防灾保障水平,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完善防灾减灾设施和物资储备,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守护学生安全,引导家长关注极端天气和自然环境,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教育,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为提高教体系统防灾减灾宣传培训精准度,活动组织塘沽区域分管校长进行气象、地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培训,组织中学生通过直播教室参加气象、地震灾害防范科普。
  • 红桥区开展安全工作大比武竞赛 [ 05-15 ]
    为全面推进红桥教育系统校园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提高教职工应急处突能力,保障学校安全稳定,红桥区日前开展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大比武竞赛。此次安全工作大比武竞赛,包括穿消防战斗服、应急处置现场疏散和使用安全防范器械等三项内容。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全区教育系统6个安全协作组对百余名保卫干部在进行专项培训的基础上,经过初赛的层层选拔,最终36名选手进入决赛,参与竞争,充分展示了红桥区教育系统安保队伍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过硬的安全防范技能。
  • 蓟州区举办师德巡讲报告会 [ 05-14 ]
    日前,以“我心中的教育家精神”为主题的蓟州区教育系统首场师德巡讲报告会举行。1600余人线上聆听了报告。本次师德巡讲报告邀请了两位具有深厚教育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楷模作为主讲嘉宾。他们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思考,深入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和特征,分享了他们在教育事业中的成功经验和感悟,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的建议。
  • 东丽区扎实推进“双减”落地见效 [ 05-13 ]
    为落实东丽区中小学教学管理视导评价工作,不断优化学校教学管理,日前,东丽区教育局组织开展常态化教学管理专项视导,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锚定三年目标,区教育局组织召开各级各类“双减”工作专项会议,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学习相关文件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就落实落细“双减”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双减”能“减”下去,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能“增”上来。东丽区修订《东丽区中小学常态课评价标准(试行)》,从教与评、评与学两个方面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规程,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引导教师积极探究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深入开展备课专业化行动,灵活设计教学活动,及时开展课堂评价,调控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各级教研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深化课堂教学变更,优化教学方式,精准锚定学习目标,减少不必要的耗损,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科学、更有效。“双减”第一减的就是减轻过重作业负担。东丽区在对作业总量和时长做减法的同时,在强化作业设计和提升质量上做加法,突出作业的适时性、层次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做到以精取胜。修订《东丽区中小学作业设计评价标准(试行)》,实施区级“骨干教师作业设计专项培训”计划,组建100余个创新作业设计团队,开发创新作业2000多个,获批市区级优秀创新作业100余个,1个案例获批全国示范奖。在作业设计、布置、公开、反馈、分享方面,引入信息化手段,增加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比例,生成学生喜闻乐见、紧扣核心素养、富有创意情趣的特色生本作业。此外,东丽区不断优化延时服务,将劳动教育、红色教育、感恩教育等课程化、实践化,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开设课后服务社团约1700余个,特色社团80余个,不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实践基地学习锻炼,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探究能力。
  • 北辰区与天津科技馆开展深度合作 [ 05-10 ]
    为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推动科普场馆等校外科普教育资源与北辰区学校需求的有效对接,提升师生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日前,北辰区教育局与天津科技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科学教育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根据协议,未来双方将在打造实践基地、提升科学教师科技素质和业务能力、科学课程开发、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等方面深度合作,实现共建、共融、共育,为全区师生提供更多优质的科普资源。